第219章 犹疑不定-《花重大明》


    第(2/3)页

    这有利于大明对抗外邦,但也威胁到了未来的君主。

    若他的儿子们不甘做枝叶,那么他精心布局的蓝图将支离破碎。

    朱允炆年仅二十一岁,年轻稚嫩,没有阅历,但这并不是朱元璋最担心的。

    他深知自贤不如知贤的道理。善用贤人则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

    朱元璋为朱允炆甄选的辅政大臣的智慧会使朱允炆管理好这个国家。

    他担心的是朱允炆的心善仁慈,在他眼里是孙子的心善仁慈不讲究分寸。

    仁善可以安民心,定天下,也可以被敌人当作武器。朱允炆的仁善使他不愿意看不到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

    或许他看到了,但终究觉得仁善可以感化一切邪恶。

    朱元璋可以帮朱允炆选择贤人,可以改善朱允炆所处的外部环境,可是他却没有办法改变朱允炆的性情。

    自从朱允炆十六岁被立为皇太孙以来,朱元璋便日日将他带在身边,上朝带着,下朝带着,进膳带着,有时连就寝也带着。

    他不仅想将自己一生的经验都传授给朱允炆,还想让群臣和藩王们对朱允炆产生一种信任,就像信任他一样。

    朱元璋以一个普通香客的身份来到轩辕寺,他既想表达自己的虔诚也想听到真话——上天对他真正的启示。

    江山的稳定完全容不得半点差错,他摒弃了皇宫中一大堆的占卜师和天师。

    他们神秘兮兮卜算出来的命理无非是依据他的喜好和心情说出的陈词滥调。

    他们不敢说实话,或许根本没有实话,一切都是他们审时度势的论调。

    朱元璋很明白他们的伎俩,不过他需要他们来平衡朝中的各方势力,需要他们给他这个天子冠以更大的神威。

    而有的时候,他也愿意相信谎言。

    轩辕寺的小和尚通报方丈后,宝通迎了出来。

    看见朱元璋的打扮,他知道了自己该说什么话:“施主,有什么老衲可以帮您的?”

    “我想求佛祖给我一点启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