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再议换帅-《花重大明》


    第(2/3)页

    “苦了长兴侯了……”朱允炆的鼻子发酸,“他回朝后,朕要给他加官进爵,给他……他想要的一切……”

    “皇上,对年老之人来说最幸福的就是颐养天年,臣斗胆再次谏言换帅!”梅殷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誓死谏言的决心。

    他知道此刻齐泰不在场,是他动摇皇上对耿炳文的信心的最佳时机。虽然方孝儒站在齐泰一边,但在调兵遣将上,他比方孝儒有说服力的多,方孝儒是手不能提的文臣,而他出自将帅之门,有着天然的优势。说不定这一次他还可以连方孝儒一起说服。

    “驸马,你抬起头来,你要让朕换帅?”朱允炆收回了远眺的目光,一动不动盯着梅殷。

    梅殷挺起上身,却不敢仰望朱允炆:“是,这是微臣的看法。在长兴侯出战之前,臣原本就担心他不适宜长途远征,因此臣提出了反对意见,只是齐尚书坚持用长兴侯,臣在军事上自然没有齐尚书的见地,所以不敢再妄语。可如今,这接连的败仗恐怕证实了臣的猜测,长兴侯不适合做伐燕大将军,请皇上尽早换帅,以免延误军机。”

    “换李景隆?”朱允炆记得梅殷曾经推荐李景隆,他也动过用李景隆这个新将的念头,这源于他也是一个年轻的皇帝,他想给年轻的将领机会,就像给自己机会一样,证明他们必将有所作为。

    “是的,皇上,换曹国公李景隆!”梅殷心中窃喜,皇上不仅对他推荐李景隆的提议铭记在心,而此刻也已然显现出了换帅的动摇之心。

    “可是……齐尚书认为李景隆没有实战经验,不可当此大任。”朱允炆眼中的一丝光亮迅速暗淡,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为如此重要的一个决策负责。

    “皇上,长兴侯战败致使明军士气大挫,李景隆风华正茂,年壮气锐,可以鼓舞士气,重燃将士们的热情。所谓虎父无犬子,火尽薪传,李景隆在父亲李文忠的培养下,从小耳闻目染沙场作战,熟知趋利避害,此非常人可比。再则,他也练过几次兵,表现卓越,还得到先皇的肯定与嘉奖。皇上,后生可畏,我们不能小瞧了他呀!”

    朱允炆沉默了片刻,梅殷的激情确实感染了他,但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齐泰的话言犹在耳,它们与梅殷的激情顽强对抗。

    大殿东角的钟漏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那些毫不起眼的水滴从最顶层一层一层向下流淌,前赴后继从未停息,朱允炆的思绪也没有停止过,不过他一直得不到答案,他转向了方孝孺。

    “学士觉得李景隆可用吗?”朱允炆期盼地望着他最信任的老师,他知道方孝孺不通用兵,但他的只字片语总能让他心安。
    第(2/3)页